首页

山东青云女王视频

时间:2025-05-25 09:56:13 作者:好评中国丨守护“千年瑰宝”,传承灿烂文明 浏览量:99641

  编者按: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,风格鲜明、思想深邃、内涵深刻,用历史映照现实、远观未来,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。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,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,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。央视网《天天学习》栏目推出“习语品读”系列,以“新闻漫画+文字品读”的形式,带您从不同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。

  “天育物有时,地生财有限”,自然资源用之不觉、失之难存,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。

  曾经,雾霾频发、沙尘肆虐、河流黑臭、水土流失…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,也出现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。2012年,我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11.5%,单位GDP能耗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.5倍。

  “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,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。”面对自然资源加速耗竭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形势,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,要“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‘绿色银行’”。

  “银行”为储存和增值财富之地,与“绿色”相结合,象征着能够持续产生价值和效益的生态环境和资源。若要让子孙后代从这个“绿色银行”中持续获取生态、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收益,则“一定要算大账、算长远账、算整体账、算综合账,不能因小失大、顾此失彼、寅吃卯粮、急功近利”。

  总书记这一生动的比喻,折射出为当代计、为万世谋的深远考量。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,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,需要常抓不懈、日积月累。

  绿水青山虽是宝贵财富,但不能一蹴而就地兑换成“市场价值”,必须科学谋划,久久为功。

  在总书记的“绿色指挥棒”下,一系列根本性、开创性、长远性工作全面开展,《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》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》等文件相继出台,被称为“史上最严”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》体现系统治理环境的行动和措施,环境保护“党政同责”和“一岗双责”等制度建立健全。

  各地各部门也采取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、快速推进城市污水管网建设、改造清洁取暖减少散煤污染等一系列切实举措,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。

  曾被雾霾笼罩的天空逐渐被擦亮,水环境质量发生转折性变化,山川大地绿意愈发盎然。2023年,我国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5.5%,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(Ⅰ—Ⅲ类)断面比例为89.4%。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连续40年实现“双增长”。

  有了绿色储值,才有绿色增值,“绿色银行”让生态绿色催生致富金色。

  2012年至2022年,我国依托国家储备林开展的绿色产业,实现经济收入近100亿元。在黑龙江省海伦市向荣镇,贫困户拥有的薪炭扶贫林不仅能产生持续效益,还能提供护林岗位。在青海省西宁市边麻沟村,曾经沉睡的荒山摇身变为花海林海,旅游观光、林下经济等产业让群众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……

  发展绿色产业不仅满足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也成了一门造福子孙后代的“长远生意”。面向未来,做大做强“绿色银行”还需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,抢占未来市场竞争先机,让立体农业、生物技术、海洋科技、光伏发电等新质生产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
  “纤纤不绝林薄成,涓涓不止江河生。”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道路上,只有建设好“绿色银行”,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、山更绿、水更清的美丽家园。

 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

  监 制丨王敬东

  主 编丨李璇

  编 辑丨王卓婕

  视 觉丨颜妮

  校 对丨李丹 蔡纯琳 宋春燕 李英卓 娄郝

 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

【编辑:曹子健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|大批新农人回乡发展特色果业 湖南东安收获增收“甜蜜果”

此外记者注意到,余大妈59元购入的琥珀(蜜蜡)手链,二次鉴定结果仍然显示为琥珀。但该手镯原鉴定证书显示重量为8.11g,而记者帮忙鉴定的证书显示重量为6.701g。现场鉴定工作者表示:“通常同一物品重量差不会超过0.3g,重量差达到2g或非同一件鉴定首饰。”

习近平向乌拉圭当选总统奥尔西致贺电

新就业形态劳动者,主要指线上接受互联网平台发布的配送、出行、运输、家政服务等工作任务,按照平台要求提供平台网约服务,通过劳动获取劳动报酬的劳动者。

杭州亚运会拳击冠军李倩:越过山丘,开启奥运备战模式

根据当天发布的“泉州倡议”,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倡议各参与成员加强协同合作,实现互利共赢;打造区域品牌,提升国际形象;提供智力支持,赋能可持续发展,共同推动海丝旅游城市繁荣。

赏花吃花过节打卡 旅游大省云南发出“春日之邀”

3月22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,韩国医学院教授团体决定从本月25日起将行医时间缩短至法定工作时长每周52小时,并将门诊时间最小化。此外,医大教授们计划25日集体请辞。

微视频|跨越文明的对话

进入20世纪,四川地区报业迎来快速发展。1900年在成都创立的《算学报》是一份专门介绍自然科学的报纸,也是成都第一张科学性报纸。随后四川大地陆续出现了《川报》《新四川日报》《成都快报》《华西日报》等关注时政、社会的新闻报刊。1922年,四川党、团组织早期重要创建人及领导人王右木在成都创办《人声》,这是四川第一份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首要任务的革命刊物。值得一提的是,红军长征途经四川时坚持出版报纸,这些报刊被称作“长征红报”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